-主营混凝土泵车,小型混凝土泵车,搅拌泵车、搅拌天泵技术领先!搅拌泵行业开拓者

外加剂检测方法介绍

外加剂千差万别,小心被坑!

都知道外加剂母体不同,原料和工艺也不同,在性能上有一定差异,这就导致不同母体的减水剂对水泥的影响不同。外加剂厂家会利用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对外加剂的认识不足,利用母体性能的差异化,根据客户的要求复配出“符合”技术检测指标要求的减水剂。聚羧酸盐是现在都在用的,好像成了外加剂的“代名词”了,它以分子设计理论为合成基础,从理论上来讲,可以形成数以万计的不同分子类型的产品,所以也就导致了聚羧酸的产品千差万别,客户单位很难通过简单的检测轻易的判断出产品的性能,往往出现错判或误判产品,把真正具有好的性能的产品给拒绝掉,无意间选择了一些检测指标表现良好,而使用性能表现中庸的产品。

别总冤枉外加剂

长期以来,大家都强调的是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而忽略了因水泥自身的原因使外加剂很难适应的问题。水泥出了问题总怪外加剂不好,那怎么行。

外加剂的使用,主要是依附在水泥的基础上的,所以水泥自身的性能,就决定了一部分外加剂的性能。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是选用外加剂首要关心的问题。

1水泥组分的影响

水泥的四大矿物组分对外加剂的吸附作用是不一样的,吸附大小依次为C3A>C4AF>C3S> C2S,从这个次序上,就可以得到C3A对外加剂的影响是大的。因为水泥的水化速度是C3A快,水泥厂家为了提高水泥早期强度,往往会提高C3A在水泥熟料中的比例,这样就导致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差,外加剂用量大等问题发生。有专家通过在实际生产中C3A由10%调整到8%以下,解决了水泥的适应性问题。

细度级配的影响

现在每个水泥企业都以提高水泥细度作为提高强度的方式,水泥粉磨技术在不断成熟,大家对水泥强度要求越来越高,追求细度到了一个无止境的地步,一味地提高好吗?

现在水泥的比表面积大都在370m2/kg,甚至有些厂家的超过400m2/kg。比表面积的提高必然增大对外加剂的吸附量,使外加剂的饱和点提高,无形中就相当于降低了外加剂的减水率。若水泥厂家在细度上不能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就会对外加剂的检测产生较大的影响。

细度或比表面积是一个值,而在此值基础上的水泥颗粒级配也同样影响着外加剂的性能。研究表明,颗粒级配合理的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较小,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较好,有利于外加剂性能的体现。

3助磨剂的影响

现在水泥的使用主要是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是要用外加剂的,助磨剂的加入在提高水泥细度的同时也必定会因其自身的原因影响到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目前市场上是第二代与第三代减水剂同时使用的情况,两种外加剂本身就存在着不相容,助磨剂的使用使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就更加复杂化。所以在遇到外加剂适应性问题比较严重的时,要考虑到助磨剂对外加剂适应性的影响。

4温度和存放时间的影响

水泥温度对外加剂性能的影响因减水剂类型不同而不同。对第二代减水剂,因其母体都是仅具有减水作用,保坍功能不突出,温度高的水泥提高了水泥浆体的温度,加速了水泥的水化,使其外加剂的吸附量增大,表现出就是外加剂减水率不够,或适应性差。对于这代减水剂,温度低的水泥有利于外加剂的适应性。若仅是减水型母体,水泥温度对减水剂的影响同第二代母体,但对于以保坍为主要功能的母体,温度高的水泥测出的净浆流动度和减水率都比温度低的水泥要好。究其原因,温度高的水泥对外加剂的吸附增大的同时促进了保坍组分的提前释放出效果,就相当于提高了减水剂的减水率,且提高的部分超出温度增高的所引起的吸附降低量,这就使温度高水泥的初始状态表现比温度低的水泥要好。这一点在实际使用时,要注意对混凝土的影响,使用温度高的水泥所引起保坍效果的提前,必然影响到混凝土的后期坍落度损失状况。

水泥的陈放时间对外加剂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新鲜度高的水泥的熟料表面产生很多具有硅氧断键的的新鲜面,这些面具有较高的自由能,遇水易水化容易弱化减水剂的性能。经过一段时间的陈放,水泥表面的自由能会逐渐释放,颗粒表面的自由能减弱过程中所形成颗粒级配的再组成,使水泥颗粒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能真实的表现出加入外加剂后的减水性能。

怎样检测不被坑

说了这么多复杂因素都能导致你的外加剂不好用。选外加剂还是应根据外加剂的特点,结合使用目的,如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加快模板周转等综合指标来考虑。在外加剂品种确定后,掺量应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进行调整。检测作为一道关键环节就变得很重要了,外加剂行与不行就靠检测来验明正身了。

检测的技术是否过关到位直接决定了外加剂的好与坏,如何既省时、省力,又简单、节约成本,并确保外加剂检测数据准确呢?

1净浆流动度及砂浆减水率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本公众号在《【超详细】外加剂全攻略》一文中,已经说过外加剂种类及复配助剂对净浆流动度和砂浆减水率的影响。仅仅用简易的净浆流动度或砂浆减水率检测,并不能真正的反应外加剂的真实性能,显示了这两种检测方法单一使用的局限性。

推荐阅读

免费咨询热线:400-0731-606

© 2019        版权所有    湘ICP备16020735号-1    技术支持:蒲公英长沙网站建设

友情链接:

Baidu
map